车之声
ad1
adtop
您的位置:车之声 > 动态 > 对话|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副主任王振:精神疾病污名化仍严重

对话|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副主任王振:精神疾病污名化仍严重

浏览量:8703

  

来源:东方网

  

时间:2024-03-16 18:19

   

研讨会现场。?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图

3月15日,由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办的“中国-WHO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和物质使用司、WHO驻华代表处、WHO合作中心(WHOCC)、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主体医院、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等权威机构的近30位专家代表集聚上海,就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挑战和机遇、中国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等内容进行专题研讨。

当前,中国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如何?短板又在哪里?如何提升中国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当下科技如何结合临床,赋能精神疾病治疗?作为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该如何带动全国精神疾病领域建设与发展?

就上述问题,澎湃新闻记者当日对话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

澎湃新闻:目前,中国在精神卫生服务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现状如何?

王振:中国当前精神卫生服务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供需不平衡,平均每十万人精神科医生数不足4人,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卫生服务;同时还存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更为不足,同一个区域内农村和城镇地区的精神卫生服务发展也不平衡,造成很多患者未能获得及时治疗。

第二个问题是国民心理健康素养仍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仍然严重。在国家卫健委支持下精神卫生从业人员过去几年开展了大量的科普宣传工作,推动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使得大众对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疾病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善,就诊率也有不小的提升,但整体心理健康素养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科普宣传也对降低患者的病耻感,减少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有很大帮助,但这个问题仍然严重。由于病耻感和污名化的影响,患者常常会担忧自己因患有某种精神疾病失去工作、让家人蒙羞,从而不去就诊或延误就诊,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此外,目前综合医院设置精神科并未全面普及,大部分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资源配备不足,很多存在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会去综合医院就诊,由于无法识别出精神疾病或识别后缺乏针对性的治疗技术而导致病情延误。这样的患者往往早期未意识到疾病,没有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等到发病程度不断加深,才跑去专门的精神科治疗,这时候的治疗往往难上加难。

最后,就是我们对精神疾病发病机制和新型治疗技术开发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随着国家对脑科学的关注和重视,科研投入也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对面向精神科临床问题的研究仍显不足,尤其一些被低估或被忽视的难治性精神疾病,研究投入更加不足。

澎湃新闻:您觉得目前就中国现状而言,该如何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王振:精神卫生服务不仅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相关,更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息息相关,我认为,一方面要把精神卫生诊疗服务纳入整体医疗服务的重要部分进行持续推进,要健全亚专科,如老年科、儿少科、心身科等,也要健全专病门诊,如睡眠专病门诊、记忆专病门诊、强迫症门诊、成瘾人群门诊等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和丰富精神卫生医疗服务的手段、技术和质量,要有“大医学”的理念,从生物学、心理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干预。

此外,要加强综合性医院精神科、心理科的门诊建设和服务能力提高,也可以开设一定床位的病房,尤其针对伴有严重躯体疾病、怀孕等情况的精神障碍患者,让这些患者享受到多方位的医疗体系保障。

如今,精神卫生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精神障碍的患者,还有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理念从精神疾病诊疗转变为心理健康促进,因此在做好精神障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前提下,扩大心理健康知识的科学普及以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非常重要。

针对当前精神卫生人力队伍建设不足的现状,过去几年较多地采用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特别是对于基层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要允许基层在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增加注册范围,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提供相应的精神卫生服务。但更重要的是在高校设置相应的专业,增加人力资源供给,向精神卫生领域补充新鲜的血液,尤其是各地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吸引优秀的年轻人进入这一领域。

澎湃新闻:就上海而言,目前在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有哪些优势?

王振:上海作为中国精神科的发源地之一,在精神医学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上世纪70年代,上海市就提出精神心理疾病“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临床干预模式,建立了被WHO誉为“上海模式”的精神疾病三级防治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防治及康复工作。

如今,上海已建成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为龙头,二级精神专科医院与诸多综合医院心理科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机构、各类社区养护机构和心理咨询机构等为依托的相对完善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是国内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作为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也在不断尝试加强中国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新方法,如我们自2017年开始,借鉴住院医师规培的模式,推出了针对本院专职心理治疗师的三年心理治疗师规范化培训,所有入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治疗专职人员必须完成规范化培训,才能独立上岗。我们不但培养本院人才,2023年也推出了面向全国精神科医生的“攀峰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遴选10-15位优秀的年轻医生,在一年的培养周期内完成综合培训,所有花费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承担。这也体现了我们医院作为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的责任。

澎湃新闻:作为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目前有哪些前沿的医疗技术项目正在探索中呢?

王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一直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作为国家医学中心也有这样的责任,2023年我们和华山医院合作完成了精神专科医院第一台DBS植入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的外科手术,目前正在开展多病种难治性患者DBS治疗研究;同时也探索VR辅助治恐高症、物质依赖、儿童孤独症等多种精神疾病;老年精神医学团队开展了老年痴呆新型检测和治疗技术的研发。

目前,我们也正在建立抑郁症等多种疾病的大型临床队列,未来通过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将有利于实现精神疾病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

下一步,我们还要开展基于临床真实数据的研究,促进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与国内外同行开展深入交流,牵头更多全国多中心的研究,探索建立适应中国医疗体系的疾病管理模式,同时也会对一些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聚焦临床需求和临床难题,将临床实践和基础科研工作有机整合起来。

澎湃新闻:在刚过去的2024年全国两会中,有政协委员呼吁“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您对此是怎么看的?

王振:一方面,这样的呼吁其实反映了社会对于精神疾病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以及诊疗需求的变化,这样有助于精神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无论对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来说都是好的。但另一方面,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众的治疗需求,其实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在上海落地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心理治疗师在临床上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除了服务价格不合理的原因以外,人员的严重短缺是制约服务能力提升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当务之急,加大培养专业心理治疗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澎湃新闻:近年来,全国各地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您对此怎么看?有什么解决办法?

王振: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涉及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与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当下的教育体系、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并非医疗领域或者教育系统能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现阶段除了提高社会对于精神疾病的认知,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我们还需要加大对家长和教师的科普宣传,优化现有的养育和教育模式,并帮助学校老师、家长等群体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力,及早识别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给予学生提供一定的心理健康服务。

当然,仅做到这个是不够的,这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和社会不同行业的共同协同才能最终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

 TUIJIAN
zuozhe 李陈默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