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之声
ad1
adtop
您的位置:车之声 > 动态 >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天渠”里的中国治水故事,讲述六十余年的共享与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天渠”里的中国治水故事,讲述六十余年的共享与

浏览量:6498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4-06-23 05:03

   

穿过漆黑的隧洞,眼前豁然开朗,仿佛跨越时空之门。我站在刀削斧劈般的绝壁之上,脚下云雾缭绕,每向前一步,都胆战心惊,生怕一不小心坠入深谷,不禁对当年的凿渠人肃然起敬。

这里,是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的绝壁天渠巡护现场。此次采访,是为了寻访当年村民和水利勘测人员在悬崖绝壁间排除万难、劈山凿渠的故事。

悬崖天险盼“生机”

初夏,雨后的赤水河畔,我们跟着护渠队员,沿着高流天渠湿滑的步道逆流而上。行至最险处,渠埂宽不足1.5米,身旁是悬崖绝壁,我贴着岩壁而行,不敢往外看。

在稍宽的地方,我放飞无人机,拍摄队员们清理渠内阻塞的枯枝败叶、移开滚落的山石。天渠所处的峡谷地带卫星信号不好,加上雾大、能见度低,无人机几次与遥控手柄“失联”,我只能凭着感觉操控返回。

水渠修成后,渠水所到之地,荒山变良田,瓜果满园香。经过60多年的风雨洗礼,天渠依旧滋养着这里。

生机镇所处的赤水河畔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沿河地带最低海拔530米,最高海拔1930米。雨水从天而降,随即渗漏,“靠着大河缺水喝”一度困扰着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

“生机公社山连山,远望大河喊口干。缸中没有三碗水,既愁吃来又愁穿。”这是60年前生机镇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1955年,毕节专署农田水利局派技术员来到生机镇镰刀湾村勘测地形。有人仰着脖子看崖顶,一不小心毡帽掉下了悬崖。面对数百米高的悬崖,技术员得出结论:条件太差,既打不出井,也引不到水。

凿渠英雄引“生机”

1956年的春天,镰刀湾村又迎来一位名叫徐荣的水利技术员,由镰刀湾村民组成的勘察队跟着徐荣在大山里持续勘测了40多天。回来后,他坚定地告诉乡亲们:“这渠能修成。”

秋收过后,徐荣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镰刀湾村。时至腊月,在徐荣、左遗轩等人的组织动员下,一支由68人组成的凿渠队伍,带上钢钎、錾子、锤子进入深山,开启了生机镇第一条绝壁天渠——卫星天渠的修建,拉开了生机镇劈山引水的序幕。

在凿渠的过程中,徐荣再三叮嘱乡亲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工程进展到几百米高的悬崖绝壁处,全是坚硬的岩石,手不能抓、脚无处站,望一眼崖底就头昏脚软。大家唯一的办法就是腰系绳索,从山顶按照规划的路线向下一点点移动,人悬挂在半空中凿出炮眼,用黑火药炸出工作面,再将其他队员吊至此处,用锤子敲、用钢钎凿……

“崖当房,石当床。为引一渠救命水,不怕死来不怕伤。三十晚上不下站,初一早上接着干。”这是当年修渠的人们编出来的民谣。

为了节省翻山越岭往返的时间,凿渠队员们直接从家里扛起背条上山,长期居住在悬崖上的山洞里。每逢春节,在山洞口点上半截炸药,一声炮响,当做除夕夜里迎接新年的鞭炮。

1958年春天,镰刀湾村卫星天渠正式建成通水,其他缺水的公社、大队深受鼓舞,多条悬崖上的天渠相继动工,在生机镇掀起了20余年兴修水利的热潮。

在修建高流天渠过程中,高流村支书许天珍是修渠队伍中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有一次,当工程进展到当地称为“一刀切”的悬崖时,为了在绝壁上取得一个立足点,许天珍手持木棒,从悬崖绝壁上连攀带爬,横移过去。千钧一发之际,“咔嚓”一声,木棒断了,许天珍从两百多米高的悬崖上坠了下去,幸好被半崖上的荆棘绊阻,未坠入崖底,但已遍体鳞伤,晕了过去,队友们把许天珍抬到卫生院治疗。

昏迷十多天后,许天珍清醒过来第一句便问:“我们的大沟修得怎样了?大家都安全吗?”他能拄着拐杖下床行走时,便三番五次要求出院,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医生终于同意,要他出院后好好回家休息。可是,他一出院又立即投入到修渠工作中。

至今,当年许天珍用来固定麻绳的木棒,仍牢牢插在悬崖上方的石缝中。

绝壁天渠润“生机”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各级水利部门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下,当地村民投工投劳,在生机镇的悬崖绝壁间,一锤一錾,开凿出10条绝壁天渠,总长130多公里,修建了8座水库。在修筑绝壁天渠和水库过程中,有15人牺牲,50余人受伤。

当年,为让天渠早日通水,当地的女同志还组成高流天渠“穆桂英排”长修队和镇江天渠“刘胡兰排”长修队。她们,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绝壁天渠。

拼版照片:这是当年参加修建生机镇绝壁天渠的部分修渠人。上排左起依次为:刘新芝、许光福、杨光礼、刘明昌;下排左起依次为:单怀中、许光泽、刘显荣、胡加荣。

采访过程中,我们走村串寨,找到了当年参与修渠、如今仍然健在的8位修渠人,他们均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我拍摄了老人们的近照,他们很意外,也很欣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媒体人再访天渠,为他们留影。

根据老照片位置对比,我们花了两天时间找到了当年凿渠的地方。在拼版照片上,一新一旧,历史与现实交融,凿渠与护渠人更迭。留住瞬间,记录历史,这是摄影记者的工作职责和使命。

2016年底,生机镇召开了一次以“弘扬英雄生机精神,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为主题的慰问表彰大会。现场的老修渠人们胸前佩戴大红花,虽已满头白发,但眼神依然坚定。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一段悲壮如歌的历史。晴天响雷凿绝壁,战天斗地开天渠。乌蒙奇绝,群山为证。”生机镇高流村驻村第一书记华纲说。

这是生机镇高流村使用绝壁天渠灌溉的稻田。

如今,生机镇“水贵如油”的日子已成历史。“八大水库”总蓄水量达154.49万立方米,“十大天渠”灌溉农田13700余亩。60多年以来,从镰刀湾、高流、镇江等绝壁天渠流淌过来的水昼夜不息,滋润着生机镇的大地。每一滴“天渠水”,都讲述着生机镇人民创造的水利工程奇迹。

立夏时节,赤水河畔,罩子山下,绝壁天渠所到之处,秧苗拔节生长,生机镇生机勃勃。

编辑:吕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

 TUIJIAN
  • IPO雷达|创正电气冲刺北交所上市,IPO前大额分红、毛利率远高于同

    IPO雷达|创正电气冲刺北交所上市,IPO前大额分红、毛利率远高于同行业水平受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创正电气IPO前进行大额分红,仍募资补流必要性备受质疑。同时,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远高于同行业水平...

    2024-06-23 00:14
  • 做强工业主导产业丨安顺西秀:“美味之路”通向国际市场

    “美味之路”通向国际市场 ——“做强工业主导产业”系列报道之安顺西秀篇 5月28日,在SIAL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贵州好味达“果夫派”系列产品亮相,吸引国内外众多美食爱好者驻足并获得意向...

    2024-06-22 20:34
  • 俞敏洪解析中国创新现状:追赶与模仿中寻求创造性突破

    ,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届创新年会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发表了精彩演讲,他深入探讨了创新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当前的创新生态提出了独到见解。 俞敏洪首先回顾了人类创新的历史,指...

    2024-06-22 16:30
  • 只为青山猿鸟乐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护林员进山巡护。海南日报记者李天平摄 栖息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的海南长臂猿。海南日报记者李天平摄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晨光中的俄贤岭景色...

    2024-06-22 10:14
  • 天马科技:预计上半年扣非净利4800万元到6300万元,活鳗烤鳗销量

    6月21日,天马科技发布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000.00万元到6500.00万元,同比增长277.83%到331.18%,将实现扭亏为盈;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为4800.00...

    2024-06-22 05:46
  • 三大运营商竞相布局低空经济生态圈扩容

    日前,中国电信在中国电信低空经济合作发展大会期间宣布,中国电信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并发布了低空领航者行动计划。这是中国电信自今年2月份注册成立中电信无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信无人科技公司...

    2024-06-22 00:41
  • “2024辉瑞肿瘤学术周”启动探索肿瘤领域创新合作模式

    昨日,“生命同辉——2024辉瑞肿瘤学术周”正式拉开帷幕,学术周将一直持续至7月中旬。 辉瑞将通过一系列专业学术活动,整合全球肿瘤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和临床进展,促进领域内及跨界的沟通与交流,推动肿...

    2024-06-21 19:51
  • 专家:创投行业全链条迎来“十七条”利好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沈志群向记者表示,《政策措施》是对6月7日召开国常会精神的落地,目前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和创业投资行业、广大创投机构要将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具体化,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地将政策落到实处...

    2024-06-21 13:16
zuozhe 子墨 关注